最近聽了很多眼視光的前輩對於〈不等視〉的熱烈討論,深感獲益良多。不等視是什麼?到底有什麼影響?該怎麼處理?其實並不如大家想像中的簡單。
在醫學教科書中,〈不等視〉定義為:兩眼屈光不正的度數,差距在兩百度以上,即稱之。影響所及,會有配鏡困難、不易適應、立體感受影響…… 等等。在臨床上,不等視並非“機率問題” 如此單純。一個孩子會發展成不等視,是有其進展變化的歷程。小朋友很少一生下來就度數不等;多數是兩眼發育速度不同,導致漸行漸遠,兩眼落差愈來愈大。所以,如何在度數差距已然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之前,提早出手阻止,才是最有意義的。因為,今天兩眼差100度,再過幾個月可能差200度;再過若干時日,有可能差距會拉大到300、400度,甚至更多 (最近我們一位小朋友是相差600度)!
想想看,上帝給人類兩個眼睛,就是要互助合作、發揮最大功能。如果一眼視力明顯弱化,就連走在路上都會降低警覺及反應,更別提在學習上造成的困擾!不可輕忽。但是,有些孩子並不會反映看不清楚。因為他們會用視力較佳的那一眼去當主要視力,不清楚的那一邊就會被忽略,因此家長也會以為孩子的視力沒什麼問題,因而延誤了處理的最佳時機。我在門診如果看見年齡小的孩子們,兩眼近視度數差距在100度左右,我就會建議家長提早讓小朋友戴眼鏡。讓每個眼睛都能接受到最清楚的視力,有機會好好發育。
〈不等視〉的成因,我的老師董曉青醫師有很獨到的見解。不等視有很高的比例與ICS (間歇性中心視力抑制) 這種視覺障礙有關;所以,看到不等視,最好能再安排進一步的檢查。
人體的奇妙,是個無窮盡的奧秘。過去認為正確的,今天也可能完全被推翻。眼睛這個最受關注的器官,其運作的巧妙,絕對還沒有被完全了解。也因此,在台灣過去不夠被重視的「視功能」領域,將是新的課題。視功能檢查技術的進展,也將帶領眼科醫療邁進更完善的境界!
(原文載自2015年02月09日臉書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