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光媽媽:「他每天都有在運動,為什麼還會近視?」
小英媽媽:「我們沒有在給他看手機呀!為什麼近視一直增加?」
小衛爸爸:「我們從前點了那麼多年的散瞳劑,為什麼近視度數越來越深?」
小豐媽媽:「他讀書半小時,都會休息10分鐘,怎麼度數又增加了?」
眼球(眼睛)是一個獨立的器官,卻與全身息息相關;一般都把眼睛比喻為相機,那是過於簡化。在看待眼睛近視的機轉時,可別也只用相機的思維。甚至可以這麼說,眼睛有自己的意識及行為模式。
對治兒童近視,自然也不能用過於簡化的思維,否則必然會失望。
小光每天都運動,但是也許他休息時就手機滑不停;
小英沒在看手機,可是整天都在上課、電子白板、補習,眼睛一樣過勞;
小衛點了多年的散瞳劑,問題是散瞳劑會讓影像品質變差,難以精確對焦,而且很少小朋友能夠忍受每天點藥,於是點點停停,近視不減反增;
小豐讀書半小時會休息10分鐘,有遵守教育部建議的3010,可惜國外研究顯示,眼睛在近距離閱讀後,只休息10分鐘是不夠的。
還有⋯
近視的成因不是單一因素,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課題。國外有一論點:眼球近視是一個演化的過程,是為了適應當下的需求;如果一直只看近距離的東西,那麼眼球就會往「只能看近距離」發展。甚至眼球還會局部發育、 而非整體變化,稱之為Micro-emmetropization。
所以,看待近視,絕不可以閉門造車,自以為是。
在台灣,近視率會這麼高,原因也不會是單一的,政府卻一直在鑽胡同。大家都知道原因在哪裡,只有敎育部看不到。
最新國健署公布的數據:http://m.ltn.com.tw/news/focus/paper/1198047,近視率在小二是38.7%、國三89.3%,連幼稚園大班的幼童也淪陷了,9%!35%的高三生是高度近視,"勇奪" 世界第一 ⋯⋯唉!
政府官員到底知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?我們不要數據,只要對策!敎育部如果不改腦袋,不在教育上領頭改進,只會在每學期的視力篩檢回條上作文章,近視率年年上升也是意料中事 。
當今教育的問題,我在2017年9月30日以及2017年11月20日的臉書中,已經討論過了。相信很多家長也都有一樣的心聲,但是目前還看不到這些聲音有上達政府官員的「天聽」~
上師說:眾生為什麼總是事與願違?因為想的是<圓滿>,去做的卻總是<破壞>。每天滿滿的上課、投影教學、回家作業、小考、大考、排名,先把小朋友的眼睛折磨得無以復加,再來緊盯視力檢查的結果,這,不是很弔詭嗎?
取消小考、不鼓勵排名,台灣何時能作到??
NAMASTE~
(原文轉載自2018.05.08芮安眼ㄎㄜ臉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