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是的,我當然知道藥物並不是洪水猛獸;但是,在我的信念中,藥物不應該是第一順位的選擇。
 
前言:上一部影片,抨擊了施壓 “不是“ 過動症的孩子去服用利他能的老師。該校校長與總務主任非常認真,調查後證明屬實,親口承諾會積極督導教師們,不讓管制藥品危害我們的學童!我在此表達感謝與敬意,希望全臺灣的教育界長官,也都同樣這般地關愛下一代。
 
在自己的眼科專業領域中,我們基本上也是不主張長期使用散瞳劑眼藥水的;是因為考量它的有效率很小(低於十分之一的學童適用),而且副作用難以預測。和前述理念一致:藥物不應該是第一順位的選擇。
 
而對於徬徨在「到底要不要讓孩子點散瞳劑」的家長們,我還是都會建議:如果真的想點散瞳劑,那就試一陣子;倘若近視增加速度仍然不理想(每年近視增加的幅度大於50度),就應該另尋方法,不要執著。近視是不會等人的,而且藥物點越久,副作用和度數反彈的機會越大。
 
很多論文會為散瞳劑辯護,說在研究樣本中的視功能(visual function)和調節(Accommodation) 等視光能力皆無影響。在我看來,那是論文作者們不懂什麼是「真正的視光」。
真正的視光能力,不是作幾個小測試就可以得知的(而且操作者的學識和技術也會影響結果可信度)。簡單舉個例子:門診中,有的小朋友點了2年的長效散瞳劑,結果停藥3、4年之後,兩眼的瞳孔還是停留在八成的放大狀態、縮不回來,持續畏光。這樣,還能說是 “皆無影響” 嗎?
 
昨天一位家長問我:要怎樣才能控制近視?
我回答:不要給孩子任意用手機、每天戶外運動、還有不要太注重成績。這些做得到,就成功一半了。
家長立刻笑了出來,說:「知道,可是做不到啦!我是問,有什麼醫療的方法有效?」
 
目前為止,除了限制手機、多運動、勿過分追求成績之外,以醫療介入的方法來說,在我們的經驗中,還是角膜塑型術(夜戴硬鏡或日戴軟鏡)最有效。我們的塑型術,發展到現在,無論多特別的角膜,都能量身訂作,達成任務。
 
分享一位昨天回診的案例~
小光,10歲的孩子,剛上小四,曾經點了三年的長效散瞳劑,但是近視還是不斷增加。他是高難度的案例,其特別的地方有:
 
1. 高度散光,兩眼散光都達400度,而且散光高於近視。 (圖一)右眼近視375度 / 散光400度
左眼近視375度 / 散光400度
 
2. 角膜曲度平均值超陡峭。(圖二)
右眼46.00
左眼45.75
PS:正常角膜曲度大約42~44之間。
 
3. 角膜散光範圍特別大。
(圖三)兩眼角膜不對稱(即散光)幅度橫跨了整個角膜,也就是Dr. Randy Kojima 所說的『 limbus to limbus』,這種散光是著名的塑型 “鐵板” 之一。
 
在排除了圓錐角膜的可能性之後,我們用高度雙向散光設計,幫小光訂做了速配的塑型鏡片。
 
小光拿到鏡片,戴了一個禮拜,在昨天第一次回診。效果比我們預期的還更快,昨天塑型後的裸視,已經可以到晚上還維持在1.0了!(圖四)
 
來欣賞一下他塑型前後的角膜地型圖~(圖五)
 
不只媽媽很高興,我們也很開心。能夠幫小光拿掉框架眼鏡,重新用【中心視力+周邊視野】的全視覺來發育、來看這個世界,不必受高度散光及鏡框的限制,更可以期待近視控制得比過去更好。
 
NAMASTE!!!
 
#不要太依賴藥物,控制近視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情。
#老實面對,老實修行。
#這就是我們今天在這裏的意義
 

1224.jpg

12242.jpg

12243.jpg

12244.jpg

12245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芮安眼科 的頭像
    芮安眼科

    芮安眼科視光診所

    芮安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